- 更新 macOS Tahoe
- 降級 macOS Tahoe
- macOS Tahoe 災情
升級 macOS Tahoe 後,啟動台 Launchpad 去哪了?不是只有你不習慣喔!
升級到 macOS Tahoe後,許多用戶和您一樣,第一個念頭是:「我熟悉的 Launchpad 去哪了?」當點擊 Dock 上的一個陌生圖示,映入眼簾的不再是全屏的應用程式網格,而是一個被稱為「App 資料庫」的狹小視窗。這個改變,在全球的 Mac 用戶社群中引發了廣泛的討論與不滿。
這不是個案,而是許多人的共同心聲:
「只有我真心喜歡 Launchpad 嗎?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麼它會被移除?」
「我真的很喜歡那種『用類別整理的框架』,但前提是只有我自己才能定義那些類別。」
「這感覺就像是你用自己的方式整理好一間房子,結果有一天來了一個自稱是『專家』的人,把所有東西都塞進一模一樣的儲物箱裡,貼上他們自己隨便亂貼的標籤。」
從 Reddit 到 X(Twitter),處處可見用戶對macOS Tahoe 上 Launchpad 的沮喪。一位 Reddit 用戶 ObliviousFoo 貼出新啟動器的截圖並寫道:「這款 Tahoe Launchpad 替換有點臭。」這則貼文獲得了上千票的支持與數百條充滿共鳴的留言。對於許多用戶而言,這不僅是失去一個功能,更是失去了一個他們花了多年時間精心打造的「高效 App 啟動器」。
為什麼大家如此懷念 Launchpad?問題出在哪?
Apple 將 Launchpad 整合進 Spotlight,意在簡化操作。然而,這個決策忽略了用戶與 Launchpad 建立的視覺化與控制感。
- 失去「我的」分類邏輯:新的 App 資料庫採用系統自動分類,常讓人摸不著頭緒。一個 App 到底屬於「生產力」還是「工具程式」?對用戶來說,只有自己定義的資料夾,才是最好的分類。
- 混亂的視覺堆砌:正如用戶 Ijuatcham 所說,他在 Launchpad 中為跨平台遊戲創建了專用資料夾。現在,所有應用程式——從 Steam 遊戲、Adobe 外掛到 iPhone 應用 - 都被扔進一個「視覺上混亂的堆」中,難以快速辨識。
- 從「點選」倒退到「記憶」:一位 Swift 開發者在 X 上抱怨:「現在我必須記住應用程式的名字並開始打字才能找到它。」這對於習慣透過空間記憶和圖標位置來快速啟動應用的「點擊黨」來說,無疑是效率的倒退。
在 macOS Tahoe 上找回熟悉體驗的有效方案
既然系統內建的方法無效,尋找優秀的替代應用就成了唯一途徑。在眾多選擇中,我們之所以推薦 BuhoLaunchpad,正是因為我們作為筆者本身就是 Launchpad 的忠實信徒,BuhoLaunchpad 的上手體驗剛好完美填補了我們心中的那份失落感。
BuhoLaunchpad 目前支援的功能有:
- 完美還原原生體驗:為了確保流暢度與視覺效果能無限接近原生 Launchpad,BuhoLaunchpad 從滑動手勢到圖標動畫,每一個細節都力求給用戶「就是這個感覺」的熟悉體驗。
- 獨家「一鍵遷移」功能:這是 BuhoLaunchpad 最引以為傲的功能。處於用戶對舊布局的依賴,只需一鍵,就能將您在舊版 macOS 中精心安排的 Launchpad 布局與資料夾完整地遷移到 macOS Tahoe 上。這樣多年的組織成果,就不會被一個系統更新輕易抹煞。
- 還您一個整潔的空間:像 Reddit 用戶抱怨的那樣,系統自帶的 App 資料庫會將所有應用(包括您不想看到的公用程式和外掛)混在一起。透過應用程式的自定義佈局,自定義Folder, BuhoLaunchpad 能讓您重新掌握控制權,只顯示您想看到的應用,打造純淨的個人化啟動中心。
結論
macOS 的進步不應以犧牲用戶習慣為代價。當系統的改變與您的 workflow 背道而馳時,尋找一個能延續您效率與習慣的解決方案,是再合理不過的事。
與其被迫適應一個讓您感到效率下降的新界面,不如試試 BuhoLaunchpad。它不僅是來「替代」Launchpad 的,更是來「完整」您在 macOS Tahoe 上的使用體驗的。
王紹農是 Dr. Buho 的一位專欄編輯。在 Apple 科技方面有多年研究經驗,尤其是在 Mac 和 iPhone 方面。致力於解決各種蘋果裝置使用問題,並樂於將自己獨到的經驗分享給讀者。
